中文    English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专家:实现包容性增长有助于亚洲国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新华网,2014年5月5日】 

     新华网上海5月5日电(郑钧天 盛媛)日前,由财政部亚太财经与发展中心(AFDC)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主办的“穿越中等收入阶段:对公共部门管理者的挑战”区域论坛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举行。

    “亚洲在全球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亚洲很多新兴经济体希望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自亚洲各国的专家们一致认为。

    世界银行驻印尼代表处减贫与经济管理部门经理和首席经济学家布拉比表示,执政10年的印尼总统苏西洛曾定下卸任前减少贫困的目标,但现在这个世界上第四大人口大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威胁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遏制着这个东南亚最大经济体的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2013年的报告,在2012—2013年间,占印尼人口一半的贫困人口消费出现停滞甚至轻微下降,同期该国全国消费平均增长4%,最富有的20%人口消费则增长7%。

    这不仅仅是印尼的烦恼和挑战,也是大多数东南亚新兴国家的集体挑战。印尼的邻国菲律宾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菲律宾近来是亚洲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有时甚至比中国还快。但该国穷人的数量反而增加了,为什么菲律宾经济创造了这么多财富,却没有降低贫困?”亚洲管理学院政策中心执行主任门多萨博士在研讨会上提出。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首先出现在拉美国家,它的一个趋势是之前快速增长,但突然又限制了经济,使之无法持续增长。不过,目前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仍有很多争议。”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教授胡克博士称,“除了拉美国家外,另一些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包括印尼、马来西亚等。这些中等收入国家因为一些风险很有可能遭遇经济增长放缓,出现一个拐点,进而会出现中等收入陷阱。”

    胡克说,地区经济的不平衡、收入不平等、创新不足、国家的垄断和腐败,以及系统性的税收问题都会诱发中等收入陷阱。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教授赤拉维瓦特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一般来说因为存在发展战略或系统性问题,出现增速和生产效率下降。“要更深入了解是什么因素导致全面经济增速放缓,才能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3年的报告,亚洲新兴经济体面临增速放缓的风险,越南、印度、印尼等国的风险来自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薄弱,而像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风险则在于现存一些制度和政策方面的问题。

    如何走出陷阱?“为了跨出中等收入陷阱,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技术研发、需要创新。”赤拉维瓦特说,“同时,收入不平等情况也需要解决,如果说一边发展,一边扩大贫富差距,对于中下阶层来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门多萨则强调了机构和机制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他称创新需要有创新型人才,而吸引新技术和人才则需要有足够吸引力的资本和环境。“我们的机构或者机制要有足够灵活度。”他称,“对于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来说,必须了解宏观大环境,让你的机制有足够的灵活度。”

    就中国来说,上海社会科学院前常务副院长左学金认为,“中国政府需要对人力资本进行更多的投入。比如,把义务教育延长到高中阶段,也就是进行12年的义务教育;要更加强调财政在教育支出上的质量;此外,还要注意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教育状况。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醒民对此表示认同,“中国人均GDP增长之所以如此之快,主要是因为教育的普及,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改善。因此,中国拥有了更多的人力资本,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中产阶级。这将能够帮助中国从中等收入国家快速迈入到高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当中。”殷醒民认为,中国仍需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实力,在GDP中提高科研投入的比例。(完)

http://sh.xinhuanet.com/2014-05/05/c_133310814.htm

亚太财经与发展学院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上海市青浦区蟠龙路200号  邮编:201702  电话:86-21-69768000